文:汎遇 林杰茂,典型的上班族,個性溫吞、規矩,做事總是一成不變,上司交代的事情,他都恪守墨規,可以把事情做好,但卻了無新意,更不懂創新、不擅變巧,因此在公司,原來的職位,一待就是十幾年,總是無法升遷。
在寶可夢遊戲中,玩家們在架空的世界中冒險,收集各種形態的生物,最終目標是合成完整的「寶可夢圖鑒」。合著有《47都道府縣 妖怪傳承百科》(丸善出版,2017年)等。
無論什麼怪事,都會亂人心神,讓人不寒而慄。到了18世紀下半葉,諸如鳥山石燕(1714-1788年)的《圖畫百鬼夜行》(1776年)等妖怪圖鑒問世,妖怪的存在方式發生了質的變化。取得大阪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的學分後退學。八代將軍德川吉宗(1684-1751年)推行殖產興業政策,各地對物產展開調查,本草學因此得到發展。這些作品都帶有妖怪圖鑒的屬性。
有的只讓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比如在空無一人的地方聽到人聲或看到詭異的火光。獲得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文化科學研究科國際日本研究專業(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學術)學位。其次,台灣相關法律在國際上相對完整,「但問題在落實,包括性騷擾的類型、樣態,很多人都不懂,徒法不足以自行」,她說,勞動部已經找專家學者討論,將匯整性騷擾的樣態,提出指引教育企業及大眾。
許銘春分享台灣政府鼓勵企業聘僱中高齡、二度就業婦女的作法。相對的,歐盟則對台灣改善遠洋漁工勞動權益提供技術支持和教育訓練,這次諮商另一大主題就是讓歐盟「驗收」台灣的漁工計畫。Photo Credit: 《中央社》 數位發展部長唐鳳與勞動部長許銘春恰好同期間出訪歐盟,分別向各自領域的歐盟官員分享資訊安全和解決缺工問題的台灣經驗,行程忙碌的2人在同一家下榻飯店相見歡他們的目的當然是(想讓政府)開放移工」。
她表示,台灣55歲至64歲的年齡層就業率不到50%,在國際算是低水平,而約有8成中高齡二度就業婦女都是從事旅館房務人員行業,「但他們想用年輕人,有業者在人力銀行開出薪資2萬8000元、大專畢、一年以上工作經驗,還要會英日語,請問誰要做」。Photo Credit: 《中央社》 數位發展部長唐鳳與勞動部長許銘春恰好同期間出訪歐盟,分別向各自領域的歐盟官員分享資訊安全和解決缺工問題的台灣經驗,行程忙碌的2人在同一家下榻飯店相見歡。
雇主端則由主管機關交通部補助每人5000元。其次,台灣相關法律在國際上相對完整,「但問題在落實,包括性騷擾的類型、樣態,很多人都不懂,徒法不足以自行」,她說,勞動部已經找專家學者討論,將匯整性騷擾的樣態,提出指引教育企業及大眾。台灣與歐盟自2018年許銘春任內成立部長級的年度交流平台,6月29日、30日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舉行第5屆勞動諮商會議,是過去2屆因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採線上會議後的首次實體會面,也是許銘春首度率團來訪。許銘春此行並參訪比利時佛拉蒙區就業及職訓總署(VDAB)的技能中心,相較台灣政府多數委外或自辦職訓,她認為比利時產官學各有出資、共享空間的公私協力方式,值得台灣參考。
相對的,歐盟則對台灣改善遠洋漁工勞動權益提供技術支持和教育訓練,這次諮商另一大主題就是讓歐盟「驗收」台灣的漁工計畫。《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攝 112年7月3日 MeToo釀改革契機,許銘春:下半年勞檢鎖定性騷擾 (中央社)勞動部長許銘春在訪歐期間接受《中央社》專訪,談及台灣這一波MeToo風潮和防治職場性騷擾,她說勞動部將推出性騷擾類型和受害人申訴指引,並考慮提高企業負責人的處罰,下半年勞動檢查也會加強性別平等領域。「連餐敘也在講這個」,許銘春說,科特請她和勞動部訪團吃晚餐時,仍不斷詢問台灣這類政策細節,「他們覺得像這種如何用好的條件、誘因讓移工留下來的作法,可以讓歐盟國家參考」。雙邊勞動諮商熱議缺工,許銘春:歐盟有興趣向台取經 (中央社)勞動部長許銘春在台灣與歐盟勞動諮商會後接受《中央社》專訪,有別於過去多是歐盟傳授勞權保障作法,她說這次歐盟官員對台灣解決缺工、長照移工等政策很有興趣,「不是只有我們學習,他們也向我們取經」。
原來,歐洲在疫後面臨缺工及技能不足問題,且去年執委會提出歐盟首見的「照護策略」(EU Care Strategy),反映人口老化帶來迫切的長照人力需求,歐盟內政總署和社會團體的出席就是為了瞭解台灣長照移工情形。歐盟對境內勞動力流動的法規較完整,對引進非歐盟國家的長照人力系列作法則較欠缺,因此亟於向台灣取經。
相較於比利時等歐洲國家多以減稅作為誘因,台灣稅率相對低,因此以雙管齊下的補助為主。一年試辦期後,若產業復甦獲利,計畫退場,產業也有機會留住人才。
但許銘春也向《中央社》記者坦言,勞動部原先為旅館業者和中高齡勞工媒合,但經歷三階段媒合率都不高,業界不是開出低薪,就是挑工、嫌棄中高齡,即便提供3倍於業者開出的人力需求供選擇,也很少錄取,「我請問,現在是事找人耶。許銘春指出,在長照領域,勞動部團隊則向歐盟分享今年元旦啟用的亞洲第一個移工「一站式服務中心」,每個家庭看護移工來台,需先參加政府辦的3天2夜免費講習,教他們認識自己的權益、介紹台灣生活環境,並把居留證、健保卡一次辦好,「他們來,我們就善待,相信他們也會好好照顧我們的長輩」。加上前述補助方案,她說已經有如台北老爺酒店等業者響應,房務人員9成要僱用中高齡。面對旅館業希望開放移工,許銘春勸說業者,開放移工一定要是相當薪資仍找不到本國人才會考量,且就算開放也緩不濟急,何況需以基本工資僱用,整個成本也沒省多少,不如多用本國人還比較留得住。許銘春分享台灣政府鼓勵企業聘僱中高齡、二度就業婦女的作法。諮商會議是由許銘春與歐盟就業總署長科特(Joost Korte)共同主持,會前兩人先進行雙邊會談,「科特一見面就跟我談疫情過後的缺工問題」,許銘春告訴《中央社》記者,她分享台灣促進中高齡就業、移工留才久用計畫和引進長照移工等作法,「結果他聽得很投入,還一邊作筆記」。
許銘春坦言,《性別工作平等法》等所謂「性平三法」在台灣已通過施行21年了,但「大家過去其實不太重視這個法」,她認為改善性別環境第一個關鍵是教育,「性平教育就像法治教育、勞動教育,都要從小做起(建立觀念)」除究責外,憤怒星火燎原反映的結構性問題更值得探討。
哲學家布魯克納(Pascal Bruckner)也向《費加洛報》(Le Figaro)表示,除了對法國政府與其機構的不滿外,郊區青年還出現了「摧毀改善生活動力的虛無式幻覺」。除了對警察體系的不信任,熱點區域的貧窮與資源缺乏也是結構性問題。
其中7000名員警集中在巴黎(Paris)及其郊區,包括位於巴黎中心的旅遊熱點香榭麗舍大道(Champs Elysees),因為社交媒體上流傳著呼籲將騷亂帶到首都中心的訊息。另一位史地老師暨教育作家夏巴尼(Mohand-Kamel Chabane)分析:「我們教導公民權,卻是他們生活中常匱乏的東西。
儘管情況在昨晚稍稍趨緩,但過去幾天的抗議示威已演變成暴動,暴徒放火砸毀路邊商家玻璃門窗,焚燒車輛與垃圾桶,甚至到圖書館、學校、商場等機構內縱火。國中史地老師馬洛(Benjamin Marol)也觀察到學生對「警察的恐懼」,學生曾告訴他,「即使沒做錯事,看到警察就是開溜。達馬南今天在推特(Twitter)發文說道:「由於安全部隊果斷的行動,(經歷了)較平靜的夜晚。」 夜間發生最激烈衝突的地點在馬賽,警方動用催淚瓦斯,在市中心的街頭與年輕人對抗,直到深夜才平息。
《路透社》報導,在通常擠滿遊客的香榭麗舍大道,現在有安全部隊進行臨檢。」 他認為,「這些人不反對警察或政府。
」 特龍也表示,在這些地區貧窮和不安全是事實,「因此這份怒火是政治的,來自於剝奪與不公的共同經驗。」 史地老師克萊爾(Claire)就在案發地巴黎西郊南泰爾(Nanterre)執教,許多學生都認識奈爾。
長期研究、走訪郊區年輕人的特龍表示,他們都有和警方爭吵、衝突的回憶,「在家門口不適且重複的盤查讓人難堪,帶來壓力,長期以往,催生深層的憤恨。齊拉茲指出,該地區的貧窮率接近40%,「缺乏公共服務,使他們感覺像被拋棄」。
騷動失控,滋事分子行徑造成公家以及民眾私人財物損失,嚴重影響生活,引發民眾不滿,許多人都表示:「憤怒可以理解,但脫序行為不行。法國內政部今天(當地時間2日)表示,經初步統計,警方在暴動第5晚逮捕了719人,而在前一晚約有1300人被捕。她工作中感受到學生的絕望與憤怒,形成某種「虛無主義」的傾向。麻田街是貫穿馬賽市中心的主要道路。
」 《世界報》今天刊登另一篇分析報導,訪問數位第一線郊區教師,了解這些「敏感學區」學生的經歷與想法。巴黎郊區理化老師齊拉茲(Chiraz)證實了說法。
法國媒體也開始分析,為何青年奈爾之死會傾刻燃起巨大眾怒?青年如此容易受同儕和社群媒體煽動,反映出法國郊區的結構性問題? 著有「法國年輕世代」(Jeunesses françaises)等書的社會學家特龍(Fabien Truong)接受《世界報》(Le Monde)專訪,指出示威者大多是和奈爾年齡相仿的男性,他們會如此激動的原因,就是「這個人很可能是我」。」 此次暴動可謂2005年全國暴動之後最嚴重的郊區騷亂。
相反地,他們力求活在安全的空間。專家指出,資源匱乏與警察執勤態度都讓郊區青年感到不公與被剝奪。